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穆則瑪)的功德利益

8/19/2015

0 Comments

 
Picture
念誦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穆則瑪)的功德利益:

有關念誦穆則瑪的功德利益,下面引用至尊多識仁波切的開示:

上師頌的成就,非常不可思議。有兩部經典是專門講宗喀巴大師《無緣大悲頌》的成就的。我們藏族有很多人念了上師頌後得到很多成就。比如消除蝗蟲災,還有祈雨等等,有很多神奇的現象出現。用上師頌來求雨,上師頌來防冰雹,上師頌來滅蝗,上師頌來消除傳染病,這都是念上師頌的成就。


這裡我給你們講兩個故事,一個是我們天堂寺的一個格西,他在五八年前去世了,叫華里·馬格林(音譯)。他臉上的皮膚比較黑,大家管他叫華里的黑格西。他從小學經取得了格西學位以後,寺院讓他講經、帶徒弟,他一概拒絕。他不帶徒弟,他要修法,修的甚麼呢?就是修的宗喀巴上師頌。後來他畫了宗喀巴師徒三尊的像,一個小小的唐卡,畫好以後拿去給六世貢唐大師開光,然後拿回來供奉在自己的房間,在畫像面前供曼扎、磕長頭,觀想宗喀巴大師,修這個上師瑜伽。修了多年以後,他可以直接同宗喀巴畫像談話,達到這個程度。別人到他家裡去,若是隨便去見他,他有時候就不理睬。別人坐在那裡,他卻看著唐卡,在那裡說話。有時其他人也好像看到唐卡中宗喀巴大師的嘴在動,就修到了這個程度。

後來有一次,他回去他的家鄉。當地有一戶漢族人家的老太婆,耳朵聾了二十多年,聽到這個格西來了,就去拜訪。當地人只是聽說拉卜楞寺的一個格西來了,也不知道他有甚麼成就,請他加持一下。他開始說,“我沒有甚麼法,我不知道怎麼加持。”最後大家就求,求了以後,他說,“那好吧,就試一試。”取了一碗清水,他含到嘴裡以後,就吹到老太婆的耳朵裡,然後說:“再也沒有別的加持法。”當天晚上,老太婆的耳朵就好了,能聽見聲音了。第二天就拉了一匹馬給他送去,說你的加持很靈啊,耳朵好了,能聽見聲音了。他念了上師頌之後把水含在嘴裡然後吹到老太婆的耳朵裡,就這樣把耳朵治好了,這是一個奇跡。

他的那個唐卡也很神奇。他的老家是天堂寺的,五八年時他到天堂寺來,就把這個唐卡放到他的拉章裡面。五八年時,整個寺院被破壞了,經典也燒掉了,佛像也被砸掉了,天堂寺整個被夷為平地了。一個三百多僧人的古老寺院,甚麼也沒有剩下。破壞得光光的,甚麼也沒有了。

但是非常奇怪,九五年貢唐大師在桑科草原上灌頂的時候,得到了這個唐卡。怎麼得到的呢?在灌頂間隙休息時,他的侍者送來了一幅唐卡,說有兩個穿著皮襖的藏民,要把這個唐卡送給佛爺。貢唐大師把唐卡打開一看,非常驚訝的說:“這個唐卡不是天堂寺原來那個格西的嗎?你從哪裡得來的?”侍者說,“是兩個藏民送來的。”貢唐大師立即吩咐:“你趕快去找那兩個人。”結果沒有找到那兩個人。這個唐卡現在一直保存在貢唐大師的拉章裡頭。

第二個故事,是在青海海南州這個地方,九十年代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蝗災,把草原上的草都吃光了。好幾年都如此,沒有一點辦法,軍區派直升機灑滅煌的藥,年年打,打了之後,上面那層死掉了,下面又出來了,年年如此。打完以後翻開來看,一直深到最下部,都還有蝗蟲,結果就沒有辦法。後來來了一個僧人,他是五八年寺院被破壞了以後還俗回了家的,在這個大隊裡。他回來以後也不去別處,秘密地在修上師頌。此時這個僧人出來說話了:“你們如果聽我的話,我可以治這個蝗蟲。”“那好啊,你有甚麼辦法?”“你們大家每家都拿一些糌巴和面出來。”“這個好辦。”然後用糌巴和面把整個大隊的周邊都圍上,每個家庭的每個人都提一桶水到田邊,然後這個還俗的僧人就朝每桶水里都吹一口氣,說:“現在你們去把這個水灑到草原上。”幾天之後,蝗蟲一個也沒有了,翻開下面來看,底下也沒有。那個地方本來五八年以後,很多年輕人都不相信佛法,都說佛教是迷信根本不信佛。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大家又恢復了信仰。從此以後,大家都開始念上師頌。

這僅僅是兩件事情,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修上師頌(宗喀巴大師祈禱文)是非常殊勝的。

0 Comments

神通

8/19/2015

0 Comments

 
Picture
     佛陀堅決反對把神通看做生命中的頭等大事。


      但在能利益眾生的時候,他也從不吝於施展神通。而且,佛陀還每每透過施展神通而讓見聞者得到比神通本身寶貴得多的利益,種下解脫輪回之因。

釋尊的名望與日俱增,引起了一位名叫千伯的外道教師的妒忌。因為他從前的許多學生和弟子都改道而投於佛教門下。他妒忌得發狂,決定要報仇。

千伯有位學生叫帕貝,帕貝的妻子已經成為佛陀喬達摩的虔誠信徒,而帕貝好像也岌岌可危地快改信佛教了。帕貝的妻子想邀請佛陀和他的出家弟子們到家裡接受供養,千伯拼命反對,但這位心地清淨的婦女堅持一定要這麼做。

狡詐的千伯無可奈何,就對帕貝的妻子說:“如果你一意孤行要做這傻事,帕貝就遂你的願好了。”可是私下裡,他卻對帕貝說:“如果這位新的老師,釋迦牟尼佛,真的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具備遍知、智慧和慈悲的偉大力量,他就應該能夠預知任何可能發生的不幸;如果他名不副實,那麼你的妻子盲目地跟隨眾人接受新的教義不就是一件傻事嗎?這樣吧,在你家剛跨過門檻的地上挖一個大坑,裡面填滿燒紅的木炭,上面用薄木板蓋好。如果佛陀真的全知全能,他自然就不會跨過門檻來,但是如果這位新上師只是個冒牌貨,他就會踩在假地板上,跌入火坑被燒死。你看怎麼樣?”

更狠毒的是,那卑鄙的千伯還交待帕貝在供養的食物中下毒。萬一佛陀內能僥倖走進屋子,過了第一關,那麼第二關,就不見得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如果佛陀真是全知全能,他就會謝絕享用下了毒的食物,並且讓他的弟子們也不吃。

愚蠢的帕貝很高興。他甚麼也不懂,只覺得方案很周詳。這也難怪,他又怎麼會懂得這些教派之間的是非,更不可能去懷疑自己老師的人格。

他們的密謀被帕貝的妻子偷聽到了,她嚇得說不出話來。雖然她對佛陀的全知全能大有信心,但萬一佛陀的弟子或比丘,修行不夠深厚,看不出這個陰謀,不也會成為這卑鄙毒計的犧牲品嗎?帕貝的妻子現在才看清了千伯的狡詐,她極力規勸她的丈夫。

雖然她竭力勸說,但是身為一個女人,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她的意見是微不足道的。她的丈夫一點也聽不進去,還把她鎖進一間儲藏室以免妨礙計劃的進行。帕貝的妻子只好虔誠地祈禱不要出事。

在供養前的一天,帕貝挖好了陷阱,並送帖子邀請佛陀和他的出家弟子們前來接受午餐供養。千伯住到帕貝家的一個房間里,好在幕後觀看。

佛陀接受了邀請,當然,他預知一切將會發生的事情。佛陀對所有的弟子們吩咐:“我們都去帕貝家接受午供,但是記住,所有人都要跟在我的身後走,絕不可以在我跨過門檻之前進入屋內。”然後,他們就全體出發了。

當他們來到帕貝家時,笑容溫和的佛陀徑直走入,帕貝和千伯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塊木板。可他們卻看到—--當佛陀赤裸的雙足踏上木板的時候,連同周圍寬闊的整片地板都奇跡般地化作一個美麗的湖泊,湖里盛開著純淨的蓮花。天鵝、飛鳥和鴨子在水間嬉戲,佛陀每走一步,一朵光輝的白蓮花立刻從他腳下升起。

目睹這奇妙的景象,全部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特別是驚慌失色的帕貝。當佛陀仁慈地對他微笑時,他只是手足無措地站在那兒。這位主人第一次瞭解到自己的愚蠢,他只好老老實實地說出了千伯整個的卑鄙計謀。

佛陀耐心聽完帕貝傷心的懺悔後說:

證悟的人無分別,
何來利益與傷害?
證悟者超越三毒的劇火—--貪、嗔、痴,
凡火何能傷?

愚昧可憐的帕貝現在終於完全相信了,佛陀確實悲智圓滿並且全知全能,而不像許多流浪的聖士和瑜伽士那樣只懂一點神通。他坦承食物也下了毒,請求當場另煮新食來供養佛陀和僧眾。但佛陀又以偈頌告訴他不必另換:

證悟者得自在,超越善與惡,
故無利益與傷害;
證悟者已能轉化三毒有害的影響力,貪、嗔和痴,
凡毒與我何所傷?

僧眾們坐下來接受供養時,毒食都變成了甘露。

此時此刻,還有一位目瞪口呆並且羞愧難當的人,那就是躲在屋後的千伯。他從後門驚惶失措地逃走了,從此那片地區的人再也沒有看到他。

帕貝把他的妻子從儲藏室里放了出來,她虔誠的信心被證明瞭。真理獲勝,邪惡降服,不信者改信。後來,帕貝和他的鄰人們都成為佛陀忠實的追隨者。

—--《喜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最勝子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8/19/2015

0 Comments

 
今天是2015年8月19日、星期三、藏曆木羊年7月5日,日子中,忌:喜筵 འབྱུང་འཕྲོད་ཆུ་རླུང་། ཚེས་ཆ་འབྲིང་། བུམ་སྟོང་བྱང་། གཉེན་སྟོན་མི་བྱ།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8/18/2015

0 Comments

 
今天是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藏曆木羊年7月4日,日子佳,忌:戰事、掛經幡 འབྱུང་འཕྲོད་མེ་རླུང་། ཚེས་ཆ་ལེགས། བུམ་སྟོང་བྱང་། གཡུལ་ལས་སྤང་། བ་དན།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8/17/2015

0 Comments

 
今天是2015年8月17日、星期一、藏曆木羊年7月3日,日子差,忌:嬰兒初外出 འབྱུང་འཕྲོད་མེ་ཆུ།ཚེས་ཆ་ཞན།བུམ་སྟོང་བྱང་།བུ་སྒོར་མི་ཁྲིད།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8/15/2015

0 Comments

 
今天是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藏曆木羊年7月1日,日子佳,不宜訪客、宜做龍族供 འབྱུང་འཕྲོད་ས་ཆུ།ཚེས་ཆ་ལེགས།བུམ་སྟོང་བྱང་།མགྲོན་མི་བྱ།ཀླུ་ཐེབས།‪#‎ཟླ‬་ནག་ལས་ཚེས་༢༡ནས་༣༠བར་ཤིན་ཏུ་ནག#
0 Comments

改革完善現行藏傳佛教經學教育制度刻不容緩

8/15/2015

0 Comments

 
Picture
一、傳統經學教學制度

仿照印度那爛陀寺建立的藏傳佛教經學院,在十一世紀中葉誕生於拉薩桑普寺。

此後在噶當派和薩迦派的幾所大寺相繼建立了桑普模式的經學院。十五世紀興起的拉薩格魯派三大寺院,繼承和完善了學院式的經學教育制度。

在蒙藏地區後續建立的格魯派中等以上規模的許多寺院,都按三大寺的模式建立了經學院,一致延續到了現在。

傳統的經學教育體系,是包括初級的文化基礎教育和高級的專業學位教育在內的一個綜合教育體系。


經學院的教學內容是五部大論。即,因明論(推理思辨學)、般若論(大乘修道總論)、中觀論(中觀哲學)、俱舍論(佛教知識概論)、律論(佛教戒律學)。制度嚴格,學習扎實。

教育方法是“受學”、“背誦”、“閱讀”、“辯論”四法。即,受學以繼承傳統經學,背誦經典鞏固所學,廣泛閱讀以擴大知識面,展開問題辯論以提高思辨能力。

按這種體系完成規定學業,需要學習18—20年。學完全部課程後,學業成績優秀,所規定項目考核答辯合格者,可獲得多然巴、拉然巴格西學位。

各大寺院,除了主體哲學院外,還設有各類專業學院。如密宗院、醫學院、時輪學院、文化學院等。這些專業學院承擔著密學、藏醫學,天文歷算、梵藏語法學、文學、歷史、工藝美術等被稱作“十學”的傳承任務。

拉薩三大寺、扎什倫布寺、甘肅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等在歷史上被稱作格魯派六大寺院。他們開門辦學,接受國內外各民族學僧,是歷史上培養蒙藏為主的各民族僧才的基地,國內外影響很大。這類寺院就像中世紀歐洲教會經辦的學院一樣,在傳承民族宗教文化、培養各類人才方面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二、現行的經學教學體系是何情況

藏區的寺院遭受了58年的民主改革和“文革”的兩次歷史性的劫難,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落實民族宗教政策,西藏和其它藏區各大寺院陸續得到開放恢復重建。

但毀壞容易建設難。恢復不只是被毀殿堂經捨的修復重建,而要從師資隊伍和傳統學制、教學活動在內的一切非物質軟勢力的恢復重建。由於師資精英的流失,生源的年齡、區域、數量限制等種種原因,在傳統的經學院這一塊,只能做到象徵性的恢復。如,恢復較好的甘南拉卜楞寺,規模只有原來的一半,師資力量、培養質量和管理上也今非昔比,西藏三大寺就更差,幾乎是名存實亡了。

解放後政府以培養民族幹部為目的,建立了中央、西北、西南、青海、西藏等幾所民族院校,其中只設了藏語文專業,開展了相關的一些教學和科研活動。

首都和甘、青、川、藏各地開設了幾所佛學院,但這些佛學院由於師資配備、教學內容、學制年限等原因,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方面無法替代傳統的經學院。在這種形式下藏傳佛教寺院在傳承傳統民族文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顯得更重要了。

三、傳統與現行經學教育帶來的問題

藏區的寺院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遭受重創,元氣大損,再加上高僧大德外流或自然消亡,經學教育一蹶不振,造成了藏傳佛教教育中心和信仰中心的外移。這是當前藏區存在的嚴重問題。

其次是各級寺院,因循守舊,缺乏與時俱進的思想,與時代的發展脫軌。如:學制和教學手段陳舊,教學內容缺乏現代科技知識、時代形勢知識和漢語、外語課程。因而培養出的僧才,知識面狹窄,思想認識陳舊。境外的寺院在學制和教學內容等方面有許多改進,如縮短學位攻讀年限,改變考試方式,在經學課程中增加現代科技知識和外語等,增強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知識技能。

國內藏傳佛教各大寺院的衰落,政府的某些不當措施也造成了藏區信仰中心外移,活佛和僧人外流,給印度三大寺的興旺提供了機遇。

藏區民辦佛學院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存在嚴重的“髒、亂、差”問題。

藏區的有些地方公辦的中小學基礎教育,脫離當地的實際,不重視民族語文和民族文化的教育,甚至有的地方,無視民族政策法規,擅自取消民族語文教學,曾引起民眾抗議的群體事件。有些藏區沒有設立藏文中小學,因此,把孩子送去印度上學的事情時有發生。

四、如果長期得不到完善,將會對整個藏傳佛教的教育或者整個藏傳佛教帶來哪些影響?

在藏區,寺院是藏傳佛教和藏族傳統文化的教育中心,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保存和繁殖基地,是生者和死者心靈寄託的信仰場所。民間諺語說:“漢人富了置莊田,藏人富了修寺院”,可見藏族心目的寺院多麼重要。乾隆皇帝說:“修一座寺廟,勝養十萬大兵”。是說明藏傳佛教在加強藏漢團結和保持邊疆穩定上所起的作用。

五八年的民主改革和“文革”對寺院的破壞,不僅僅是藏傳佛教和藏族文化、信仰秩序的破壞,而且也是執政黨和政府的國際形象的嚴重損害,是藏區穩定機制的破壞。藏區的寺院是藏族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外界的關注點和政府維穩重點。不重視寺院的正面作用,誇大它的負面影響,在維穩上採取過去慣用的簡單粗暴措施,對民族團結、人心穩定無一利而有百害。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8/14/2015

0 Comments

 
Picture
今天是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藏曆木羊年6月30日,日子差,不宜:策劃會商 #雪頓節第一天# འབྱུང་འཕྲོད་ས་མེ།ཚེས་ཆ་ཞན།བུམ་སྟོང་བྱང།སྤྱིའི་མདུན་གྲོས་འཛེམ།#ཞོ་སྟོན་དབུ་ཚུགས#

0 Comments

雪頓節

8/14/2015

0 Comments

 

雪頓節的第一天,哲蚌寺展佛。

2015拉薩雪頓節開幕時間:8月26日-8月30日(藏曆七月初一到初五)

雪頓節在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辦,是西藏傳統的節日。雪頓節又名藏戲節,是西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就是吃酸奶的節日。

雪頓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紀以前,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祖師宗喀巴為僧徒制定了一條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內修習,不許到戶外活動。因為夏季是高原上各種生物最活躍的季節,以免無意殺生,他們在寺廟里要行三事;即長淨、夏安居直到解制。這種禁戒要持續到藏歷6月底7月初。到開禁的日子,僧徒紛紛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捨的酸奶子佳宴外,還要盡情玩樂。

17世紀中葉,清朝皇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據五世達賴的旨意,“雪頓”活動增加了在羅布林卡演出藏戲的內容,並且允許百姓入園看戲。這樣,雪頓節便逐漸成為一年一度的群眾性節日。由於雪頓節的主要內容逐漸演化為藏戲演出,所以又被稱為藏戲節。現在,雪頓節期間主要有哲蚌曬佛、藏戲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動。這個節日不僅拉薩有,在日喀則叫“色木欽波”,時間要晚於拉薩,規模要小於拉薩。

到十七世紀下半葉和十八世紀初,清朝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五世班禪羅桑益西,賜給金冊、金印、這樣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強,雪頓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已開始演出藏戲,並形成固定的雪頓節。據記載,參加雪頓節演出活動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爾、香巴、覺木隆、塔仲、倫珠崗、郎則娃、賓頓巴、若捏嘎、希榮仲孜、貢布卓巴共十二個藏戲團體。因此這個有三百餘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節日,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個藏戲節。

藏戲滲入到雪頓節的初期,是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相結合的開始,但範圍仍局限在寺廟內。先是以哲蚌寺為活動中心,故人稱為“哲蚌雪頓節”。五世達賴從哲蚌寺移居布達拉宮後,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頓節,也總是先在哲蚌寺內進行藏戲會演,第二天到布達拉宮為達賴演出。十八世紀初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夏宮,於是雪頓節的活動又從布達拉宮移至羅布林卡內,並開始允許市民群眾入園觀看藏戲。這以後,雪頓節的活動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節日儀式。

0 Comments

宗大師祈請文

8/13/2015

0 Comments

 
Picture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雪域聖哲之首宗喀巴,

洛桑扎華我向您祈禱,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0 Comments
<<Previous
Forward>>

    佛學日誌

    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依循正法的佛學日誌與僧語名錄,導引我們走向利眾的成佛之道。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September 2014
    April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文章分類

    All
    佛學日誌
    佛學日誌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夏壩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
    天天藏曆
    安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
    桑東仁波切
    現代科學與佛法
    藏傳佛教紀念日
    西藏聖境
    頂果欽哲仁波切

    RSS Feed

    聖地文化資訊網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